[一千零一夜] 我的單寧日記
身為一個新時代的臭酸鄉民, 告別了四五年前那個聞”臭酸”兩字便引出味道人士撻伐的年代,
也是該好好的自我檢視一番, 究竟遁入臭酸之路的初衷為何?
是一窩蜂的拿香跟拜? 還是商人瘋狂洗版洗腦? 又或者好奇心驅使…?
這是一篇檢視過去將近三年, 一千零一夜的尋找自我的理智批判文, 至於味道人士還是衛道人士…還是速速按上一頁, 免得我這準老藍男一番苦心卻又落得店家打手的標籤
——————————————————————————————–
一千零一夜之後, 第一次下水之前的樣貌, 雖然後期很少穿, 不過還是可以感受出即使不是粗工, 很瘋狂的穿還是能穿出糜爛感
背後破洞其實沒那麼多, 整體顏色也退很多, 但是濃濃臭酸味還是不經意的散發出來
褲檔顏色也退到很淺, 這個兩年多的實驗讓我得到非常多的心得, 上一條的Jeansda可是逆向操作, 瘋狂穿瘋狂洗…
排釦打開之後, 可以看出原本的顏色深度跟表面差多少…
主釦的寶石都好像快風化了…釦眼更是禁不起我30cm的每日衝撞
零錢袋沒破, 翻開來看原本的顏色深度, 還是覺得很自豪自己的臭酸力
習慣插口袋就會造成邊緣磨破
褲檔破了好幾個洞, 一開始我還自己跟日本老布廠買天然染布料來做sashiko縫補, 後來還找了非常善良的改衣阿姨縫補
自己破洞自己縫, 縫線是買日本製麻線, 想說比較粗勇耐用
阿姨非常善良的第N次憋氣, 按照我指定的樣式幫我補
破最壯烈的膝蓋部分…只能說對照幾年前的nudie成果, 辛巴威棉確實在強度上是好很多
左腳貓鬚穿到破洞補起來, 隱隱約約的感覺蠻有趣的
右腳看起來非常繁複的結果, 是歷經了四五次先後縫補, 包含了一開始的自行手縫
當然, 自己動手也就能玩一些不一樣的效果, 例如內襯的補丁布是日本百年老廠的天然染刺子布, 繼續養也會有不同層次的色落
正面褲腳的水波紋, 即使Jeansda褲長並沒有很長, 養出來的波摺還是頗有堆疊感
屁股部分也算是白泡泡中帶著一點泛黃的陳舊腐敗感
原色皮標變成這樣子, 也是有點超乎我的預期, 原本以為會龜裂, 不過原本的皮革品質還不錯, 所以還保有飽滿的亮澤感
中間褲耳都快磨斷了….
右邊屁股口袋邊緣也有破損, 自行使用麻線繞一圈補強
沒補強的邊緣就會呈現這種個人覺得是辛巴威棉的特有鬆散感(纖維比較粗, 相對比較不會斷裂)
原先使用[喜新戀舊] [補圖]PAILOT RIVER 頂級原色短夾 by REDMOON, 後來回歸自然改用Jeansda的薄皮夾, 屁股才不會有異物感
金標只有一點髒, 還沒啥戰損
蜂窩特寫
後面褲腳, 多少還是有一點踩破的樣子, 左邊是手縫縫補, 右邊是阿姨針車
褲腳邊緣的磨損
手縫sashiko的特寫
零錢袋的全貌
反面的褲檔, 我承認雙邊的白色口袋顏色有點冒犯衛道人士
補了一堆布料…
手縫其實蠻好玩的, 不過這布料不能穿淺色內褲, 看補丁周圍可以感受到這塊布的掉色效率…
膝蓋的補丁
右腳的補丁大堆疊…看了就很有成就感
褲腳的補丁
————————————————————————————————
心得:
應該再寫一篇分析”很常洗”跟”很不常洗”的差異比較, 不過, 最近實在太忙, 看心情跟時間再來比較跟歸納…
資本主義最有趣的地方是, 鼓吹煽動個人化的影像表演文化, 卻又矛盾地將個體差異化做出所謂的”風格”歸納…於是, 我們不停地隨著商業機制的運作, 尋找自我風格的界線, 到最後卻忘了最原始的感動與初衷.
臭酸, 不該盲從, 而是一種基於真實生活所衍生的態度衣著
————————————————————————————————-
延伸閱讀:
[養褲樓] Jeansda 金斯大養褲專用樓 2013-09-27更新
[養褲樓]一起分享養褲的過程照片吧
[重裝上陣] Wotancraft Commander 多功能後背包
[馬屁文化] Alden X Leffot Shell Cordovan Walter Boot
[夏日藍調] Companion Jan 02CO 客製特別版牛仔褲
[夏日特刊下篇] 史上最強丹寧實驗….中秋烤肉我烤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