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終結者] 牛仔褲不洗與常洗的迷思

在這篇[一千零一夜] 我的單寧日記之後, 其實就該發這篇了…只是身為一個富監成性的宅胖, 拖到現在才發這種看似爭議, 其實蠻質得深思的肉粽配菜文, 我想應該不會有人一邊吃肉粽, 一邊看本文, 一邊又想引戰了吧?

不負責任的任性前提:
1. 由於本胖只有兩條腿, 加上愛嘗鮮, 所以自認沒辦法連續養兩件一模一樣的褲子(得耗時三年起跳), 所以就先當成是相近的兩條褲子來比較.
2. 色落部分的效果直接關聯褲子的部分, 其實是色牢度, 不同布料色牢度跟染色後固色的方式皆是變因, 這一塊的學問又牽涉更廣, 包含了: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耐乾洗色牢度、實際洗滌色牢度(成衣、面料)、耐汗漬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唾液色牢度。所以在此一樣先假設Jenasda的這兩款布料染色過程相近, 從結果論來看, 這兩款多人養成以來的口碑也無特別容易掉色之類的聲音, 所以容許本胖任性一下.

主角:
1. [養褲樓] Jeansda 金斯大養褲專用樓這篇主文當中, 也是我的第一條Jeanda原色褲, 無布邊, 2012-09-18開始養, 大概養一年半之後, 穿著次數變爆減至今, 所以大概算一下在一年半的時間內, 至少丟下去洗衣機洗超過20次, 第一次下水也沒遵照常見的半年首洗的法則, 所以當成這次的”常洗對照組”.
2. 這篇[一千零一夜] 我的單寧日記的主角, 我的第二條Jeansda原色褲, 有布邊, 2013-11-06開養, 差不多就是接在第一條之後就轉移目標, 全力養成這條, 不過兩條的著用頻率都差不多, 差別在於這條從來沒洗過, 而且著用時間更長, 最後幾乎是死白一片, 最後捐給瑞士丹寧狂人阿伯的單寧博物館永久珍藏…

方式:
藉由相同著用時間的照片來對照, 尋找出常洗與不洗的差異性在哪? 當然, 即使是拍照, 在不同機身, 色溫, 曝光等等的差異之下, 我還是盡可能將這幾組對照照片修成比較貼近真實的顏色

對照組照片:

兩條褲子各穿過164天之後的正面對照

兩條褲子各穿過164天之後的背面對照

看得出來差不多是五個多月的時間, 差異性還不大, 不過常洗的在五個月內就已經機洗過三次, 腿部有出現一些垂直的紋路(洗衣機養成XD), 而一些重點部位的紋路定型上, 例如貓鬚,蜂窩, 甚至是放皮包的口袋, 也遠不如都不洗的那樣”硬質”明顯. 皮標部分相差最多, 常洗的已經變色, 而不洗的部分反而還比較新


兩條褲子各穿過373天之後的正面對照

兩條褲子各穿過373天之後的背面對照

時間在拉長到373天之後, 差異放大的更明顯, 常洗的雖然我盡力去把白平衡拉正常一點, 不過還是明顯偏藍, 在機洗超過15次之後, 跟偏黃的不洗比起來, 簡直是小清新一枚, 整體色調扣除布料差異之外, 偏黃的不洗明顯是髒汙跟汗水之類的造成, 紋路上也是有所差異, 常洗的紋路會比較多層次, 且深淺不一的樣貌呈現(蜂窩最明顯), 而不洗的部分就非常始終如一的單一層紋路樣貌, 整體色落的對比上, 常洗的對比較沒不洗的大, 從大腿的色落可以得到這個論點. 皮標的部分, 常洗的皮標字樣顏色變得更深, 而不洗的皮標字樣卻呈現暗淡不明顯的樣子
——————————————————————————————————————————–

兩條褲子擺在一起的對照: 當初沒想到我能穿一千天不洗, 所以也沒想到在同天數的時候擺在一起拍…QQ
不過, 即使如此, 我還是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心得.

催到極限的左邊不洗, 整條竟然白的比常洗的右邊還白

背後對照

當然啦, 一條只認真養了一年半不到, 一條認真養了兩年多, 所以整個色調差異會出現黃金交叉, 連褲檔色落都快消失了…

主釦部份的電鍍層明顯也是被養到剝落….常洗的反而還呈現原本的亮白銀色

不洗的應該歷經了汗水, 肥肚等等的折磨, 電鍍層剝落露出紅銅色…

一代的拉鍊

二代開始採用排釦, 當然沒辦法跟拉鍊去做任何比較

右側的褲檔對照

常洗的零錢袋

不洗的零錢袋

褲腳的差異, 常洗的褲腳紋路還真的比較淡

皮標對照

不洗的皮標看起來比較油潤

常洗的皮標明顯得油脂被洗掉而產生龜裂…

放相同皮夾的屁股口袋

不洗的小黃標

常洗的小黃標, 兩者反而沒甚麼差異

蜂窩的對照

不洗的蜂窩明顯色落分明, 而常洗的相對暗淡, 但是層次堆疊明顯比不洗的豐富

換個角度來看立體的感覺, 各有所長其實沒甚麼比較好或比較壞

褲腳的對照

洗標的對照, 看起來不洗的反而會因為汗水跟摩擦較多的關係而讓洗標印刷變淡…


結論:

時尚版常見的月經文都一定有不洗褲, 養褲的人很胎割, 不衛生之類的引戰字眼, 不過多元成家都能被大法官認證了, 對於不同喜好的族群也應當多多包容才對, 洗與不洗, 我這篇文章也算是稍微得到了一些粗淺的個人心得: 洗跟不洗其實都能呈現各自的獨特樣貌, 如果一條褲子的壽命定義, 是以indigo顏色殘存的多寡來看的話, 拿1000天不洗套進來, 色落最讓人感到喜愛的那種深淺分明, 大概就是在300天到400天之間, 之後整體色落會開始死白, 原本的深色也會慢慢變淡, 變成像最終照片這樣, 所以養快或養慢, 好養不好養, 其實都只是在自我腦補, 而沒考量到一條原色褲的”色落壽命”, 就如同之前流行一陣子的turbo褲養成一樣, 色落越快出現, 死白階段也就越早出現, 通常也比較少人在死白階段之後繼續養成, 對吧? 所以不洗這條在500多天之後, 其實已經邁入死白階段了, 到後面都只是在養”磨損”跟”破洞”而已, 反觀, 常洗的褲子, 雖然提早進入死白階段, 不過整體的纖維明顯比較健康, 較沒有不洗褲子的纖維的”鬆”跟”脆”, 最後看起來, 反而常洗的養成壽命還不輸不洗的…

簡單來說, 半年首洗, 少洗之類的”前輩法則”只是個最優化”色落/時間”的公式, 但是這並不考量到每個人的生理習慣跟衛生習慣, 更不用談色落的偏好習慣(我現在看常洗的反而覺得比不洗的更順眼), 因此, 臭酸鄉民們就盡量穿, 洗滌的方式只需要自己覺得舒服即可, 養成本來就沒有一定的規則, 人人養出來都有各自的樣貌, 這才是最有趣的地方, 共勉之.


補充說明:
我發現大家對於”不洗”有諸多的誤解與腦補, 所以在此提供我能1000天不洗, 又不會造成他人(家人, 女友, 同事, 朋友)的困擾.

第一, 就是吃東西要小心不能沾到, 沾到馬上得用濕紙巾擦拭
第二, 不要刻意穿去打球之類的爆流汗…
第三, 沒穿的時候, 就拿去烈日下曝曬, 正反面輪流
第四, 沒曬沒穿的時候, 放在除濕機的空間, 除濕機選擇有殺菌除臭的功能
第五, 梅雨季的時候, DIY紫光燈來殺菌除臭, 取代太陽光
第六, 購買織品專用除菌除臭噴劑, 我首推Jeansda噴劑, 便宜口味又多, 日本也有蠻多這類產品, 單價比較高
第七, 上網購買四級氨, 每周至少噴一次稀釋過的四級氨殺菌, 異味通常是細菌孳生, 殺菌確實也比較能延長棉的壽命
第八, 萬一開始跑出油垢味, 放在室內會很明顯的話, 買食物用密封袋裝起來, 丟到冷凍庫就搞定了

我用了以上八個方法來撐過這1000天不洗, 最多只會出現我無法克服掉的油垢味, 至於甚麼汗臭味, 頂漿腺味, 洨味, 尿味, 屎味, 食物味, 酸臭味…其實都控制到聞不太出來…(這個味道人士要再戰我, 我也沒辦法說甚麼)

————————————————————————————————
延伸閱讀:
[一千零一夜] 我的單寧日記
[養褲樓] Jeansda 金斯大養褲專用樓
[養褲樓]一起分享養褲的過程照片吧
[肥後千日] Jeansda Phoenix Reborn Antique Jeans
[台日友好] Freewheelers Timber Cruiser Breeches 墨綠馬褲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