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勿踐] Jeansda Goldsmith 限量版小牛皮背心
在帥爸這篇https://shuai-bar.com/2017/12/21/jeansda-horsehide-work-vest/ 之後,肯定沒辦法跟他比帥,乖乖考古當實力派比較不會被人笑.
現在的Jeansda發新品都不再像以前那樣有詳盡的解說,還好無意間發現產品總監有直播介紹這款背心,然後聽到了一個關鍵字”russian vest”,然後按照這個字上網搜尋了一下,發現Himel Bros的創辦人在個人部落格曾經介紹過,於是我稍微整理一下讓大家更理解Jeansda雖然過去從來沒有強調過復刻的品牌特質, 不過理解產品的原型之後,會別有一番的看法….
引用來源: The Art of Vintage Jacket
位於麻省橘郡的Frederick H. Sprague公司,於1895年開始生產名為”Sprague Russian Vest”的產品,最初的材料是用羊毛混織鹿皮做圍內理來做為防風使用,後來也有各種的面料使用,像是燈芯絨。後來還推出了單排扣、有袖子、甚至是女裝的版本。隨著這個樣式的流行,”Russian Vest”成了這種風格樣式的代名詞,因此Frederick H. Sprague公司在1905年底將這個名字註冊,來保護自己的著作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其他製造商就把這種款式取名為”storm vest” 。Sprague幾乎沒有改良的持續生產這種背心直到1910年代中期,1916年後原作者就找不到廣告圖片,他判斷可能是1916年的時候,Sprague將工廠搬到麻省的Fitchburg,而看起來搬遷之後產品重心也轉移到他們二代的子系列產品,原本的戶外服飾及工作服系列生產的更少。在把”Russian”這個字眼當做招牌產品名稱的二十年後,1917年的紅色十月革命爆發,美國本土也發生了紅色恐慌,看起來都似乎對Sprague公司的產品造成災難式的銷售崩盤。
↑ 最初的F.H. Sprague Co.工廠位於麻省橘郡東大街108號
↑ 在Sprague背心內部的標式樣本
↑ 1904年的宣傳廣告,廣告中的Bill Sewall (William Wingate Sewall)是當時羅斯福總統的長年好友
↑ 1907年的宣傳廣告,標準的雙排扣無袖版本
↑ 1909年的宣傳廣告,當時著重在蓬勃的鐵道市場
↑ 2009年的電影”Get Low”(中文:請來參加我的告別式),由男主角Robert Duvall 大量穿著已經重度舊化過的Russian vest
↑ 這種風格也被其他製造商用皮革來生產,原作者定義為現代摩托車外套的早期原型。就像Sprague的背心一樣,也能衍生出有袖子、沒袖子、有無衣領的樣式,如上圖1905年的廣告中這種有袖子也有衣領,如同外衣的版本,廣告文案中還建議應該用於有層次的穿搭。
↑ 這款背心其實早在半年前就舉辦過好像不是很叫座的預購會,當時試穿了這個限量版本思考了一下還是決定捨棄馬皮版
↑ 背後則是三片式剪裁,腰部兩側有可以收折的釦子
↑ 全新開發的復古金幣釦,質感很不錯,材質可能是面包黃銅印壓成型
↑ 領口的合釦與母釦,這款非常有趣的就是可以利用釦子來調整衣領的形狀,或者全釦成為沒衣領的款式,有如變形金剛一樣
↑ 老實說最上面這個小摺領,應該是不會有人這樣折一小摺,我自己試過這樣有點像小領巾的文青感,很不適合我這種大叔
↑ 這次的胸前口袋容量很大,完全不像一般的口袋過淺只能當裝飾,不得不說這小牛皮質感真的非常好,不過被我拿來粗穿好幾天還跑工地,上面有不少的刮痕
↑ 下擺的口袋也是容量很大,小牛皮那一圈一圈密集的生長紋蠻有趣的,據說越密集的品質越好,不過就粗穿可能比較容易有痕跡
↑ IP7 Plus也是輕鬆能收進去一半以上
↑ 口袋內理的材質應該是棉值,看起來有點緞面的效果,不過應該蠻耐用的,感覺也不太會起毛球
↑ 金幣釦的背面也是有招牌的金字字樣
↑ 腰際的調節合釦,身為肥宅的我應該是沒機會用到….
↑ 這個限量版本才有的日本羊毛毯內裏,跟馬皮版本的內裏完全不同,禦寒保暖性大增!
↑ 兩邊開口的排釦基本上金字也都有對齊朝上
↑ 內標好像也是全新的樣式,這款其實我也能穿M,考量中年逐漸發福以及有時候想套在皮衣或者牛仔外套外面,乖乖的挑L號保險
↑ 很有趣的是看似簡單的剪裁,內裏中間還是低調的打了一摺
↑ 這羊毛毯是利用許多不同材職混織出來,跟許多日本製的羊毛毯外套很像,可能都是同個來源
↑ 日本製造,最近有看到一些言論蠻有趣的,選擇日本製造就是故意抬高商品的價格,如果用最簡單的邏輯來看,我神RRL豈不是奸商惡劣到了極點?那許多所謂的國牌還是台牌怎麼不去選擇日本製來增加利潤?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中,所有的產品訂價都適合理的,溢價過高的就得負擔買單的人太少的風險,過於便宜得面臨毛利過低做白工養不起員工的成本….要商品品質高又不能賣適當的價錢,難怪永遠都只能停留在代工模式的思維
↑ 材料是小牛皮,通常都是被搶去做鞋靴類的產品,內裏的羊毛毯材質, 經過鄉民補充為Wool 50%, Polyester 35%, Nylon 10%, Acrylic 5%
絕對不能拿來跟帥爸比的實穿圖….
心得:
小牛皮質感非常卓越,不過要像我這樣粗穿跑工地磨來磨去,可能要考慮馬皮的版本,小牛皮做成工裝風格可能舊化沒那麼好看,不過配合羊毛毯的版本確實也讓我出門多穿這件,不會有皮革背心的異物感,甚至是棉質背心的不好活動感,保暖性上經過實際測試後也不會只是個花拳繡腿,搭配性上我個人覺得會比較容易往偏紳裝那邊,比較不容易有突兀的感覺。 順便也建議Jeansda的宣傳方式可以多利用直播,來解說產品的設計概念,也許也會增加消費者購買的意願,應該很少有品牌的設計者親自出來講解吧?要不是我剛好有聽到這個原型的典故,可能也不會知道竟然有這麼多的故事在裏頭,看起來還能順便帶到1930年代的FW豬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