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心] Wesco ‘1939’ 100th Anniversary Engineer Boot (British Tan)

↑  最近被附近的高中生這樣當頭棒喝,讓我不禁開始自我檢討,是不是自己感性過了頭,自去年收了日版百年之後,竟然胡理胡塗了被廣東少年仔給帶上不歸路。

↑ 原本開開心心的收到了美版百年,出差順便拍實穿照,沒想到…

↑  不過走路一小時,便穿破了我心愛的襪子,但是因為出差也不像VEB大神出門都會帶兩雙鞋預防,我也只能繼續跑行程。

↑ 四個小時之後的慘況,期間還找了膠帶來降低異物刺痛的不適。

↑ 本胖第一次下馬無修正戶外露出…沒想到就是要檢查有沒有反清復明,前腳掌已經有一個瘀血的紅點,還好沒有刺穿。

↑ 事後回家仔細看,才確定了本篇的主標題,也因為是Naildown的製法,所以造成了較大機率的釘子凸出。

 

於是我不禁回想這整個疫情的起源…


↑ 回想從美國收到的包裹。

↑ 一打開便是傳說中的百年限定的包裝規格。

↑ 這雙購於美國舊金山名店standard & strange, Gem的服務非常到位。美國WESCO一次推出了三款百年長靴,其實對於很多買了日版百年的玩家而言,有一種被擺了一道的感覺。

↑ 不過因為美版吸引我的不是在於美國(還是日本)發不發大財,而是重新採用了過去的Naildown製法來製作,這個大概只有買古董鞋才有機會看到的噱頭,慢慢我的理智就被壓制了。

↑ 這款的規格如下:

  • British Tan leather uppers
  • Wesco Motor Patrol last
  • 10″ shaft height, 1.5″ height logger style heel
  • Dark Brown Vibram 705 half sole and heel
  • Naildown construction
  • Solid brass roller buckles
  • 1930’s Engineer style stitching
  • Triple needle stitching on vamp and counter
  • Vee stitch backstay
  • Waxed edges on midsoles and heel stacks
  • Single row of outsole stitching
  • Deadstock “Nailed Sole” labels on shaft from the 1940’s
  • Includes leather pouch with cleaning supplies
  • Packed in flannel dust bags
  • Take your size in Wesco Boss, or Red Wing Heritage
  • Sizing runs narrow – E width fits like standard D width
  • Custom and other sizes available
  • No engineering degree required to wear these boots
  • Made in Scappoose, Oregon, USA

↑ 不得不說這次美國WESCO的操作真是高明,百年就這麼一次,要出一次出個夠,也讓我這剛接觸WESCO的宅胖,越陷越深。

↑ 這雙皮質還不錯,油皮不管是Whites還是Wesco幾乎都是質感保證,不過皮革的使用上還是稍微玩了一點心機,這次的皮革厚度明顯比一般訂購的油皮還要薄一點,好處是重量稍微輕一點,也比較沒甚麼馴鞋期。

↑ 覺得可惜的是,既然都用了Naildown的噱頭,乾脆外底跟鞋跟都比照初期的規格,用了現行版的Vibram感覺總少了點甚麼(黑色馬皮版倒是用了Dr Sole生產的綠底)。

↑ 直到買了那麼多鞋,才慢慢體會到甚麼叫做有愛就不是問題。

↑ 這隻腳的結幫有點沒收的乾淨。

↑ 雖然仔細看還能看到Naildown的釘子露出來,跟Dr Sole確認後應該是不影響防水性(Naildown的結構本來就也沒Goodyear好)

↑ 五金部分其實不是WESCO初期的那種樣式,蠻可惜的,既然推出了以1939年首批長靴的復刻,五金明顯沒跟上日本人的考究。

↑ WESCO在創業三十年後才首次推出了長靴,剛開始推出是給港口的藍領焊接工人所使用,方便穿脫及防火花,但是WESCO長靴真正成為明星商品是在90年代重車族開始穿著,所以拍賣上常見的長靴通常都是90年後的產品,連80年代菱型標的版本都很少見。

↑ 三車線的存在是在WESCO於1939年推出長靴的標配。

↑ 鞋跟堆疊跟打磨處理都還不錯。

↑ 蠻多人在意的筒身偏寬的特色,就只能繼續包容用寬褲來搭配。

↑ 後側的三車線也還不錯,針距偏大但是還蠻工整的。

↑ 這塊標可真的推坑了不少人,復刻了50年代的布標,目前拍賣上如果有出現這種布標的古董,都開價接近百萬日幣。

↑ 個人認為的WESCO一個特色就是內腰外中底特別寬,都可以輕鬆放上一枚硬幣,Naildown也沒有皮面翻折再車外線的樣子,單看會很像Goodyear結構。

↑ Vibram的前掌,接近足弓部位有打了兩顆黃銅釘。

↑ 足弓部位可以看出Naildown結構的一個特色,是在鞋面結幫的過程中,透過直接打釘的方式固定在外中底上,最後再用外線機縫合大底。

↑ 這個細節不確定是不是原版的細節,上面是10.5E及生產年份18年第47周生產。

↑ 前面有爆雷了一下,這百年用的油皮比較薄,這角度蠻明顯的。

↑ 邊緣的處理也是簡簡單單的折邊。

↑ 鞋內佈滿了許多Naildown的咬釘(鞋內放鐵楦頭後,再直接由外打向裡面,釘子碰到鐵楦頭就會卡住),所以Naildown最好是使用原廠附贈的真皮鞋墊。

↑ 鞋跟的釘看起來是有釘好釘滿。

↑ 另一腳內的尺碼烙印就比較清晰。

↑ 另一腳的結幫就沒太大的問題。

↑ 百年版的配件應該是多了紅色防塵套及感謝卡。

↑ 因為太精美而一開始沒打算使用的鞋墊(其實不放也是因為套進去剛剛好)。

↑ 應該是製作這雙的鞋匠所寫的感謝文,看不懂全部的文字,肯定是產能太多。

↑ 謝卡的正面是1923年波特蘭分店的老照片。

↑ 贈送的鞋油組及皮革收納袋,上面也是有百年的烙印。


有愛的實穿圖:


心得:

對於先買了日版百年的同好來講,大部分對於美版接著一口氣推出三雙長靴、一雙六吋綁帶靴,然後還跟一票店家聯名推出的百年款式⋯其實心裡都是感覺怪怪的居多,不過如果把視角往上拉來看,也不過就代表了文化資產的累積,搭上了這幾年來的美式復古風格的浪潮,不然當年的90周年還是跟Langlitz聯名的款式,幾乎是沒甚麼人在關注的。像是Whites來講,由於過去從沒思考過改版等等的因素,導致了老品可玩性相對非常低,因為很難辨識。

雖然這雙的過程跌跌撞撞,特別感謝了Standard & Stranger的Gem,在我反應鞋內釘事情的時候並沒有把我當奧客,也很主動的積極協助並願意支付維修費用,也特別感謝Dr Sole一直讓我這好奇寶寶問到飽,更了解這個特殊製法的構造及原因,並協助維修。

有愛真的能克服一切,再買了那麼多雙鞋後,我終於明白了那麼多品牌鐵粉的心態,切記切記,不要讓你的感性壓過了理性,共勉之。


延伸閱讀:

[百年孤寂] Wesco Century Boss 百年限定長靴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