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情懷] Levis Vintage Clothing 1880 Triple Pleat Blouse Jacket

↑ 人就是這樣,即便數年前的老司機們都說過,有了Type1,就會想著Type2,有了Type2就覺得好像Type3也該有,等到有了Type3,就又會覺得該要有更古早風味的1880款,也就是今天的主角。

↑ 這款為Levis官方最老最早的丹寧外套款式,Blouse字義上來看是長度較短的厚襯衫(青田充弘的解讀),9oz在現今動不動14oz起跳的來講,連標準磅數都不夠,不過在當時確是最重磅的。

↑ 個人覺得相當斯文的領型跟大小,也許跟Levis初期仍保有”裁縫感”有關。

↑ 包含這各濃濃古早味的金屬印壓logo的扁平縫製鈕扣,跟後來的TYPE1, 2, 3完全呈現不一樣的工業化程度的感受。

↑ 這款也是唯二有三摺(Triple Pleat)的LVC外套,另一件為1879款,不過似乎官方沒太著墨,也僅復刻過一次,也許是想像模擬出來的款。

↑ 胸前兩個大大的無蓋口袋,對於有很強大的隨身收納需求的我來說,真的是今年度最常穿的一件丹寧外套。

↑ 非常復古的銅質鉚釘,也是初期的Levis特有的樣式,上面標示著L.S. & CO. SF. PAT MAY 1873, 意思就是舊金山的Levis在1873年5月取得專利權(此專利權有效期為1873~1890)。

↑ 這組縫製釦子的款式雖然很有裁縫味,不過缺點是線容易斷裂

↑ 袖子的末端剪裁及構造。

↑ 袖口末端的開叉處還多了一顆鉚釘補強。

↑ 這件款式為Boxy的方正剪裁,其實活動上非常方便,不過袖口的釦子扣起來的話,以我而言是沒辦法直接脫下來外套的。

↑ 背後兩側各打了兩摺,皮標在正下方也是跟後來的款式完全不一樣。

↑ 也只有這個款式的皮標會採用手寫尺碼(不過有些版本是用印的,褲子類也是一樣),調節帶的長度也比較長。

↑ LVC復刻連五金都也是講求原汁原味,中間那段比較細是可以讓人用尖嘴鉗剪掉。

↑ 五金的另一頭還刻意做出了不平整的粗糙感。

↑ 皮標上的字其實也能看出當年的歷史背景,這類的硬知識還是建議去買青田那本”Levis 501XX牛仔褲的誕生”,可以發現到更多有趣的細節。

↑ 打摺的反面細節,當時也還沒有布邊的存在,否則以當時Levis怕被山寨競爭的情況下,肯定會擺在這個位置。

↑ 衣領內有吊衣環,產地為美國,也有土耳其致造的版本。

↑ 鉚釘背後的印字也是一樣。

↑ 洗標很多張…

↑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有說明會縮水15%,而在官網網站上直接說明會縮兩個尺碼。

↑ 一直搞不懂尺碼後面的175/96A是甚麼意思。

↑ 紙標紙卡,這件其實我買了兩次,實穿圖上的幾乎是M碼,後來考量手肘太緊繃,忍痛砍掉重練重新買了L碼。

↑ 我猜很多店家或網友傳言有天然染的版本這件事(或者誤解此款是天然染),起因是這張Cone mill的紙卡,上面的”nature”指的是布料,而非染料。

↑ LVC都會有的清洗保養的教學。

↑ 這一頁就是在教你如何使用調節環,我自己是沒打算照著做,因為布料久了,穿過的洞口會變大。

↑ 最後一頁則是在幫你換算縮水後的尺碼。


實穿圖:


心得:

這款入手後直接晉級成為今年度我最常穿著的原色外套,原因很簡單,人老怕熱無法像以前那樣,磅數低就是舒服,版型寬大偶爾肥肚炸裂也不怕外露,短版長度腿看起來就比較長,兩個胸前大口袋讓我掏手機掏食物掏衛生紙,永遠都快人一步,這麼適合中年肥宅的外套又兼具小文青的情懷感,你怎麼還不敢快去東區LVC試試?

 

 

 

4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